来源:火狐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:2025-03-22 09:37:19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浩瀚历史长河中的闪耀星辰,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和珍贵的文化资源。非遗看龙川,与您一起寻找江都非遗,纵览江都记忆。2024年我区评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1项,在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到来之际,江都文体旅推出“非遗看龙川”专栏,带您看遍41项第六批非遗项目,感受文化的传承与魅力。
“邵伯舅舅”来历,一说是邵伯刀笔远近闻名。邵伯文化人擅为民申辩,多受乡人信赖。清代常有外地人来请邵伯人代写诉状,递上府、县,官员见到此类状纸,一眼便知出自邵伯人之手,深感“邵伯人刀笔厉害,遇到疑难之事,还要与‘舅舅’商讨”。二说邵伯巡检司为官者,对终日忙于迎送官员的陋习不满。邵伯地处京杭大运河要冲,巡检司官为九品,对来往官员都要到码头跪拜迎送,整日难理政务,苦不堪言。此情被朝廷得知,皇帝即委远房舅舅任邵伯巡检。来往官员听说邵伯巡检是当今皇上舅舅,非但不敢让其迎送,还争先恐后上门拜访,于是,“邵伯舅舅”这一雅号就流传下来,邵伯巡检司官也免除了迎送之苦。民俗是历史的积淀和变异,邵伯舅舅的传说也反应出了邵伯的历史繁荣,更反映了扬州先民的社会生活。
邵伯铁门槛的传说源于两位评话大师在邵伯书场的一场尴尬。邵伯书迷都是老资格,有的人从小就被爷爷辈带进书场听书,对于精彩桥段的熟稔程度不亚于台上的先生。因为邵伯这群铁杆书迷,让那些评话大师对于邵伯这个场子又爱又怕。一年王少堂先生在邵伯说《武十回》,讲到醉打蒋门神的时候“武松一手将那女人提将出来,望浑酒缸里只一丢,听得‘扑通’一声响,可怜这妇人,正背直丢在大酒缸里。”台下一位邵伯的老书迷不紧不慢地说,家里水缸还盖着盖子哩,酒缸不盖盖子,酒味还跑了哩!王少堂听了觉得台下说的言之有理,此后王少堂说到这段都会加上一句“武松飞起一脚,将酒缸盖子踢出丈把远。”还有一次,康重华先生在邵伯说《三国》赵子龙救阿斗的桥段,讲完第二天看见书场门口插了一根芦柴,想到没有讲到赵子龙怀抱阿斗后没有讲手提长枪,将枪忘在了井边,康少华上台笑盈盈的借题发挥,即兴编了一段“拔根芦柴花”的小故事逗得全场大笑,轻松的解了围。自此,说书先生对邵伯书场刮目相看,誉为“铁门槛”。
李老君打铁(铁门槛的传说之一)讲述了李老君下凡开铁匠铺,为人们打造农具的故事。李老君用他的仙法,以膝当铁镦,以拳作锤,打造出大量的农具。然而,这个秘密被他的妻子无意中揭开,李老君打铁的仙法因此失效,他不得不开始使用铁镦和铁锤来打铁。多年来,他打造的农具堆积如山,使得当地的土质都变得铁质化。因此,人们将这个地方称为铁门槛。
岳飞抗金(铁门槛的传说之二)南宋时期,金兵南侵,岳飞率军来到大桥镇,发现此地适合练兵养马,于是在嘶马建立练兵场,在马场村养马,并在离长江不远的地方建立兵工厂打造兵器。当地百姓为纪念岳飞,将养马地命名为“马场村”,练兵地命名为“嘶马”,兵工厂所在地命名为“铁门槛”。
李老君降妖(铁门槛的传说之三)古代东海巨蟒花化烁修炼成精,化作美貌男子上岸害人,被李老君降服。李老君在施家汪东岸的老槐树下建铁匠铺,化身为打铁人,引诱妖孽花化烁前来。当花化烁对铁斗篷产生好奇,戴上后无法取下,痛苦地沉入地下,化作十里铁壁,防止长江坍塌。自此,当地不再打五更鼓,只敲四更锣,以纪念李老君的降妖事迹。铁门槛成为当地地名,象征着坚固的屏障,保护着大桥镇的安全。
白獭河的传说由江都区历史文化专家、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卞阿根讲述。该传说讲述了明永乐年间平江伯陈瑄为促进大桥地区经济发展,开凿河道,贯通长江与大运河,从而带动了当地商贸繁荣。在河道开挖过程中,一只白獭吉祥物般地从天而降,被人们视为吉祥之兆,河道因此得名白獭河。这一故事的传承主要依赖于大桥集镇的老年人和故事讲述者,他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,将故事传递给下一代。白獭河也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一部分。白獭河相关的航运、商贸等,也在当地得到了传承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虽然传统的商贸和航运方式有所改变,但这些知识和技能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。
大刀沟位于大桥镇三义村西南端,位于马场、顾塘交界处。传说三国时关羽曾策马经过此地,风驰电掣之间,他的青龙偃月刀失手划过地面,留下一道沟,为了纪念关羽,当地百姓将这条沟命名为“大刀沟”。
三墩桥位于江都区大桥镇三墩村三桥组,在清朝康熙年间,顾图河返乡时因不愿从贞节坊下经过,绕道北行,途中遇到河道阻隔,便令随从搭建了一座简易木桥。这座桥因有三个桥墩而得名“三墩桥”。村民们感激顾图河,将村庄名字也改为三墩桥。如今,原来的木桥已不见踪影,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宽阔的水泥大桥,但名字仍为“三墩桥”。
张滚出生于清朝初期。生性耿直,在里下河的名声很响,家中有油坊、槽坊、面粉加工坊。他人高马大,力气是常人的几倍。十里八乡人都知道他做事认理不认人,有关他智退强盗、买石磙、不畏权贵等等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,主要是对他从不以强欺弱,也从不屈服于权贵的精神的赞颂,以教育后人。
田螺姑娘的传说各地都有,说法大都如此。小纪三垛子只有一条呈“丁”字形河流,东西方向弯弯曲曲,二三里长,接通小溪河。南北方向是一二百米长的沟头,人称翻扒沟。小伙子赵五孤身一人,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辛勤劳作。随着时间流逝,左邻右舍的人们逐渐熟悉赵五这个勤劳热心的小伙子。因为人们看到,无论谁家遇到困难,赵五都会热心帮助。有一天,赵五在河里摸河蚌、拾螺丝,在一深塘边捡到一只很大的田螺,他心里很是惊奇,于是就将这只田螺带回家放在水缸里养起来。第二天,赵五干完活儿,累得不想动,到家准备做饭时,却发现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了,接连几天都是这样,每次回家都有现成的烧好的饭菜。一连串的疑问,使得赵五想要探个究竟、寻个明白。这天傍晚,赵五早早地往回赶,到了家,他没有进门,而是躲在屋外透过墙缝看着屋内,想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。这时,赵五看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走出来,忙着生火做饭,不一会儿,屋里就飘出了饭菜的香味。赵五惊呆了,每天给他做饭的,原来就是这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啊!后来,赵五爱上了田螺姑娘,两人成了家,从此他们相亲相爱,添丁增口代代相传下来。又过了若干年后,“丁”字河东边来了位马姓人家,西边又有一陈姓居住下来。三姓庄户人家沿河而住,又各居一垛,后来人们就将这个地方叫三垛子。
“三江锣鼓”亦称“三江大鼓”,是江都区大桥镇一项特有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。南宋建炎四年(1130年),抗金英雄岳飞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,在大桥沿江地区的沙洼地带,以悬羊击鼓、跑马扬沙的疑兵之术,击退了金兵。从此,人们认为打鼓是件幸事,每逢重大集会和竞赛性活动,都会有三江锣鼓的展演。清代三江营守备汤贻汾(1778-1853),在其《渔家娶妇》词中,开篇二句便是“渔家娶妇渔家女,牧笛津榔当箫鼓。”说明了渔家嫁娶时,就使用了箫和鼓来演奏,以渲染婚礼的喜庆气氛。由此,三江锣鼓便遍传大桥民间,赋予了民俗传承的使命,形成了联系千家万户的感情纽带。千年的传承,大桥鼓声延绵不绝,组成更为丰富,加入大锣、铜锣、钹等,表演也更加艺术化。
武进士拳全名浦头张氏武进士拳,是浦头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内容,也是扬州武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浦头张氏乃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后裔,元末移居浦头后,家族习武之风渐盛,至康熙年间,12代先祖张声、张誉两兄弟使张氏拳武进士拳初步成形。《江都县志》载:“浦头张氏以武显…凡四世,得武举十人,武进士七人,官参将二人,总兵二人。”
武进士拳不仅对拳术,而且对骑、射、技勇(开弓,舞刀、掇石)等均有完整的训练方法。其内功主要是通过抻筋拔骨,握固强心,活血化瘀,强筋壮骨,增大气力,辅以呼吸吐纳功,通过练气,提高内脏适应力,增强内脏功能以意导气,以气催力,得气快,内劲足。将抻筋拔骨融合在以呼吸吐纳为核心的内功中,有柔身洗髓的功效,内能调气,外能调劲,长期修炼则阴阳平衡、经络疏通,达到健身强体、防病治病之目的。
嘶马“李”字门中医妇科,专治不孕不育症,在我国中医界具备一定的影响力,从清朝末期世代相传第三代历经一百多年,在江苏乃至全国久负盛名。
“李”字门中医妇科,精于内、妇、儿科病症的诊治,历史原因至第二代李厚宽,专行于妇科诊治,并一直在江都区嘶马及扬中市行医,“李”字一门,传承于张从正的汗、吐、下及唐蓉川血证论,及张仲景的八纲辩证,尊从医德品性,救死扶伤,随时代变迁具有现代医学的独特的诊疗体系,服务于广大民众,在当地人民心中得到肯定和认可,“李”字门中医妇科尊从基础理论,八纲及六经辨证,望闻问切四诊合参,思路明晰,诊断准确,治疗独特,疗效显著。
“李”字门中医妇科继承祖辈临床经验,结合现代新的学术思想和现代医学,对妇科杂症、男科不育创造出更好的治疗效果,用方精准安全,调理任督二脉,扶正祛邪,治疗不孕不育效果显著。
张氏传统蜂疗术,是至今为止传承最完整、手段最俱全、应用最广泛、疗效很确切的传统医疗之一。该项目立足临床一线,在中华数千年蜂疗文化的传承基础上,多方挖掘整理、学习补充,将这一中华医学绝技疗法完整地再现。
该项目针对活蜂蜇刺有过敏隐患、蜜蜂蜇刺即亡的难题,受祖辈用死蜂泡酒、剪死蜂入药的启发,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,与时俱进,不伤害蜜蜂性命,活体提取蜂毒原料,效力高,纯度高,产量足,便于实现量产。经多年研究,将蜂毒与中草药等科学配伍,制成多种用途多种剂型的产品,外用于皮肤,透皮吸收,居家可为,无需专业限制,无毒无副,没有安全风险隐患,祛寒除湿,拔毒通络,快速减轻或一次根治多种病痛,深受众多使用者的好评。这是时代进步、科学发展的具体标志,特别对于当前“看病难、看病贵、难彻底”的热点问题下,增添了一条解决通道,是对中华民族医学的助力与推动,不远的将来,随着受益者的增多,认知者的传播,必能吸引中医中药方面的专业之士,促使更多的人才投身到本项目的研究队伍,从蜂疗与中华医学的层面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添砖加瓦,贡献力量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当小孩哥在海底捞过生日,能看出来孩子多少有点社恐在身上,小孩哥:我就说在家随便吃点吧
小孩哥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,直接就是召唤家里的小爱同学,网友:你还别说新脑子就是好使